百度地圖加速數據采集 連接“人與服務”
在看不見的角落里,日常出行所依賴的互聯(lián)網地圖,正孜孜不倦地收集物理空間的數據。
毋庸置疑,數據是地圖最核心的資產。近幾年來,擁有數據的傳統(tǒng)地圖廠商被互聯(lián)網巨頭們不斷瓜分:百度收購長地萬方;阿里投資易圖通,收購高德;騰訊收購科菱航睿,入股四維圖新(21.87,-0.460,-2.06%)(002405,股吧);小米子公司入股凱立德……根據易觀的數據,2016年第2季度中國手機地圖APP全網絕對滲透率中,百度地圖以21.4%占據首位,高德地圖、中國移動推出的“和地圖”分別以10.5%和1.7%占據第二、三名。
作為互聯(lián)網地圖市場對峙的兩大巨頭,百度和高德關于“第一”的位置一直爭執(zhí)不休。傳統(tǒng)地圖廠商出身的高德多年來深耕底層市場,強于數據,更多具有平臺優(yōu)勢的百度地圖也正在努力補齊數據短板。日前,結合云南香格里拉高度多樣性的地貌特征,百度地圖首次對外展示了“多棲組合”采集模式以及相配套的內業(yè)數據制作模式。
補齊數據短板
自2013年收購長地萬方,百度地圖正式發(fā)力于自己的數據。據了解,目前百度地圖已實現底層數據完全自采,覆蓋所有城市,采集道路總里程670萬公里、擁有4500萬個POI(信息點),采集全景照片達7億多張。
坐在全景采集車上,記者看到,采集員羅振昌一邊開車一邊通過語音交互方式發(fā)出“大門”等標識指令,車頂的三個攝像頭每隔8米采集一次數據。據他介紹,目前北京、上海、順德三個基地共一百多輛車一起采集。
百度地圖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劉玉亭介紹,作為數據采集的主力軍,百度地圖全景采集車以250輛的規(guī)模位居行業(yè)首位,承擔著全國的基礎道路信息、全景和高精度地圖數據的采集任務;在汽車不適合進入的小巷、胡同、綠道等狹窄路段,使用電動自行車、步行+全景采集背包進行采集;對于導航痛點室內,采集員通過專門的采集背包可在行進過程中生成室內3D模型和平面圖;另外加上無人機,五大設備形成的“多棲部隊”組合,大大增強了數據采集效率。
外采團隊將數據采集完成以后,會以數據壓縮包的形式傳給內業(yè)工作人員。倚賴于深度學習技術,采集設備能夠自動識別道路特征、提取建筑輪廓并繪制形狀、識別道路圖形標牌、電子眼、警示牌,圖像智能識別技術則能夠精準識別店鋪名稱、門牌號、停車場標識、甚至營業(yè)時間。而內業(yè)工作人員只需校驗結果,對不準確的部分進行更正。
據百度地圖佛山分公司總經理吳泳介紹,在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人工處理在百度地圖的數據加工中只占不到20%,自動化程度達80%以上,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使整體數據生產效率相較以往提升了10倍。
O2O入口
2015年,百度提出不僅要“連接人與信息”,而且要“連接人與服務”。2015年2月,百度將LBS事業(yè)部與移動云事業(yè)部合并為移動服務事業(yè)群。在2016年4月的架構調整中,又將搜索業(yè)務群組和移動服務事業(yè)群組合二為一,成立“百度搜索公司”。
百度地圖的使命也變得愈加明晰——作為百度“連接人與服務”戰(zhàn)略中最重要的入口級產品之一,通過保障地圖基礎數據來夯實O2O體系的基礎設施。通過POI(每個POI包含名稱、類別、經緯度、附近的酒店飯店商鋪等信息),用戶能夠獲得的酒店、拼車、叫車、餐飲等服務越多,地圖對于O2O的入口價值就越大。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事業(yè)部經理王高翔分析指出,移動地圖的霸主之爭已經逐步演變成兩大發(fā)展方向——LBS和O2O之爭。高德地圖在融入阿里巴巴集團之后,加強技術研發(fā)并提高系統(tǒng)性能,以打造LBS生態(tài)系統(tǒng)為核心,逐步專注于“互聯(lián)網+”交通的生態(tài)體系建設;而百度地圖則加強與百度系O2O軟件的聯(lián)系和協(xié)作,在車聯(lián)網、開放平臺及商戶平臺等方面搶先進入了商業(yè)化布局。
可以看到,百度地圖思路是基礎數據加O2O服務兩手抓。目前,百度地圖已擁有4500萬個POI點信息,其中生活服務類POI超過2200萬個,整體準確率達96.50%,其已接入用車、外賣、餐飲、酒店、電影院諸多生活服務,用戶可一鍵獲取,從出行到服務再到支付,形成了閉環(huán)。根據2015年年報數據,百度地圖檢索生活服務的用戶流量占總檢索量的40%。
另一方面,高精度地圖可能是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實現的一個重要保障性基礎設施。顯然,擁有核心底層地圖數據、在數據處理工藝上持續(xù)研發(fā)以及參與到自動駕駛領域的地圖廠商,未來將迎來下一個風口并占得先機。
在完善數據基礎的同時,百度地圖也在持續(xù)發(fā)力國際化,依托百度生態(tài)將O2O服務復制到海外,目前其國外數據主要通過外包形式實現。在百度的國際化戰(zhàn)略中,今年年底將完成全球化,并在2020年實現50%用戶來自海外的目標。
9月20日,百度地圖宣布在北美40個國家上線,這距離其登陸南美13國僅僅過去了兩個月。截至目前,百度地圖已覆蓋全球103個國家和地區(qū)。百度地圖事業(yè)部總經理李東旻表示,為了實現全球化目標將不惜投入,“所有的資源投入不受上限,無論是10億,還是100億,而且就投入產出比來算的話,國外要比國內高很多。”